柯达厦门厂亏损创历史新高转向数码生产(东南早报)

2018-10-09 05:23

2005年11月17日 记者郭华萍/刘建锋     


11月9日,美国柯达在美股收盘后发布,第三季度净损较初报高出900万美元,原因是会计作业疏忽。此前,在10月19日发布的净损为10.3亿美元,修正后的净损达10.4亿美元。这已经是柯达连续四个季度出现亏损。     


记者昨日从柯达中国区发言人田耕处了解到,为了应对业绩下滑的现象,柯达从去年开始就进行全球裁员,柯达的厦门工厂作为柯达在中国的生产基地,不仅进行了裁员,而且生产线也将调整。产品已经从原来的相纸、胶片和一次性相机等传统产品转向数码相关产品。     


厦门工厂裁员百人  


去年10月份,柯达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时还宣布当季盈利4.58亿美元。然而,今年1月份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度的财报就显示,柯达开始出现亏损。紧接着,今年的第一季、第二季都是亏损。数据显示,今年第二财季,柯达亏损1.46亿美元,而到了第三季度,亏损额居然暴增至10.4亿美元。   


今年第三季是柯达连亏的第四季,为了从传统底片大厂转型至数字影像厂商,柯达实施了裁员和关厂等措施。今年7月,柯达宣布将关闭或合并位于美国和中国的部分工厂,有900个员工被裁员,其中有数百人就是厦门工厂的员工。   


昨日,柯达中国区发言人田耕告诉记者,柯达在厦门主要有两个生产工厂,一是胶卷厂,一是一次性相机厂家。一次性相机99%出口,1%在中国内地销售。   


据了解,柯达在厦门的工厂有1800多人,本次裁掉的员工,其工作岗位包括传统胶卷、传统相机以及相纸,但主要是一次性相机工厂的员工。   


向数码产品生产转型   


不仅是裁员,柯达还对产能进行了缩减。厦门的工厂,是柯达全球最大规模的胶卷、相纸及一次性相机生产基地。裁员后,厦门柯达公司将减少这些产品的产量,而引进数码产品的生产线。   


其实,厦门工厂的生产功能已经慢慢在转变。田耕透露,今年9月,柯达宣布再投资近1亿美元,在中国厦门建立计算机直接制版(CTP)工厂,以强化在中国快速增长的商业印刷业市场。为实施此项目,柯达还将在厦门成立柯达(中国)图文影像有限公司。   


此外,厦门工厂已经涉及柯达医用数码干式胶片生产和商用影像印刷业务,并即将开展喷墨相纸的整理生产业务。“厦门工厂的生产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从传统产品向数码产品转变,另一个是从民用产品向医用、商用产品转变。”田耕说,厦门是柯达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以后还可能最终成为向全球供应柯达数码影像产品的基地。   


冲印店将被自助终端取代   


田耕还介绍,在中国目前有9000多家柯达的相片冲印店,随着柯达全球战略的调整,这些柯达的专营店也将面临转型。   田耕说,这些店将根据所分在的地区进行转型。目前,柯达致力于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开发,使用传统胶卷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中西部的冲印店将会保留,或适当增加新的功能。而对于数码产品日益普及的东部地区,则会开发出“自助冲印店”。这种店具有投资小、易普及、产品更有个性等特点,是柯达发展数码业务的一个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