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后,大量的难民涌进欧洲,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一次难民潮,这也引发了各国民众的普遍恐慌和担忧。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因移民、难民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欧洲社会经济发展变缓,各国民众就业机会及社会福利的减少又引发民众产生了大量不满。这种不满情绪又随着移民、难民的到来很快转化为反移民情绪。2016年难民危机最严重的时期过后,公众对移民的态度越来越两极分化。
难民危机也加快了欧洲反移民主义和右翼势力的抬头,即使他们在选举中不太成功,但对主流的移民话题也产生了不可否认的影响,导致排外情绪进一步高涨。随着欧洲国家接收难民累计数量的不断增长,解决被接收难民的社会融入问题迫在眉睫。然而,移民融合是一个特别复杂和情绪化的政策领域,与社会经济、安全、文化、宗教和身份问题紧密相连。欧洲大部分是多民族国家,拥有多元文化主义的根基,强调保持各族群的文化差异性。但由于教育水平和素质的差距,许多新到达的移民和难民难于融入主流社会,倡导文化差异反而无形中给这些移民或难民树起了文化隔离的藩篱。随着社会对移民和融入的争议越来越大、移民议题政治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媒体都面临着一个挑战:如何将信息注入到高度两极分化的移民融合沟通中,进而获得持怀疑态度公众的信任与支持。
传播环境也在急剧变化。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爆炸式增长,购买报纸阅读新闻的人越来越少,在网络上创造和分享内容的人越来越多,但这些内容更强调个人观点而非事实和分析。任何人都可以创造和传播未经审查的信息,而社交网络很少甚至从不过滤任何信息。网络上对移民问题多是情绪化激进的表达,但平台对传播误导性或虚假信息惩罚有限。同时,假新闻不断泛滥,新闻和娱乐在争夺点击量的竞争中界限也变得模糊。传统新闻工作者变成在社交媒体上寻找新闻线索,然后整合网络内容,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发出新闻,而衡量好报道的标准只是点击和分享次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聚焦移民问题的报道多涉及移民的消极方面,而对移民融合的事实依据、技术知识和社会意义的理性探讨与科学分析非常有限。
媒体是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公众之间最重要的纽带,在公众舆论影响移民事务方面发挥着无法取代的作用。然而,官员和记者之间往往缺乏相互了解、理解和清晰明确的沟通互动。很少有官员完全理解媒体在当下不断变化的新闻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或者知道如何与记者双向沟通会更加有效。这也为在移民融合问题上寻求与公众有效沟通的传播者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虽然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政府都配备了沟通团队,但他们并没有或极少接受过必要的专业沟通培训或学习有关制定移民融合沟通策略和行动计划的知识。往往移民政策出台后,制定者们才想起向外部各个利益攸关方展开融合沟通活动,因此许多活动都是临时匆忙上阵,也只靠政府内部沟通团队执行。然而,沟通策略和一系列外展活动不应是事后才考虑的,政府的传播与沟通方式将直接影响到政策本身的推广执行。为了更好地了解移民的各个方面,提升移民带来的机会和益处同时应对移民带来的挑战,培训和开展职业化的移民融合沟通工作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为了克服这些障碍,传播者一是应该反思新闻和媒体是如何被“构建”和 “生产” 出来的,二是要致力于适当调整传播方式以反映目标受众的经验和偏好,三是要确保信息由可信赖的人物传递,免受来自不同政府和媒体行为的影响。